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阅兵仪式隆重举行,北京博爱堂中医医院董事长李俊峰作为中医药界代表受邀参加阅兵观礼活动。
此次李俊峰董事长受邀参加阅兵仪式,不仅是对他个人在中医药领域所做出贡献的认可,也是对博爱堂多年来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推动中医走向世界的肯定。
抗战胜利 80 周年阅兵仪式,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展望。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李俊峰表示:“抗战时期,中医药人用草药和银针救治伤员,今天我们用中医药守护人民的健康,这是对先辈精神的传承。”
李俊峰创立的博爱堂自2006年起,汇集了享誉京城及国内外的近200位名老中医专家和中青年中医专家,其中“国医大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首都名中医”近30位,在中医药及传统文化各界专家的支持下,已逐步发展成为北京市名老中医专家及有能力的中青年中医专家聚集的一个平台,技术力量比较强的民营中医医疗机构,是北京市首批“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北京市膏方定点服务机构”“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异地医保定点单位”“慢特病门诊” “北京河南企业商会副会长单位” “北京河南企业商会医疗教育委员会执行会长单位”,外地患者就诊可报销医保。年服务患者20万人次以上,累计服务患者300万人次以上。
医馆遵循“上医治未病”的理念,致力于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与振兴。在中医界以及传统文化各界专家的支持帮助下,北京博爱堂健康稳健发展,在“既病防变”、“已病早治”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纯中医诊疗服务。北京博爱堂从饮片进货渠道严格控制饮片质量,根据国家规定对饮片进行严格验收、调剂,聘请多年从业经验的执业中药师核查调剂,为患者的用药层层把关。素有“看名中医,来博爱堂;吃放心药,到博爱堂”之美誉。
李俊峰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央统战部第一期社会组织代表人士、中华海外联谊会五、六届理事会理事、北京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北京市中医药文史研究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综合改革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河南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中医协会中医跨学科传承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华慈善总会大健康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华慈善总会名医走基层工程项目办公室执行主任、健康中国50人论坛专家等,始终致力于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他撰写的《推动中医药健康发展的思考与对策》等论文5篇,连续五年(选入《中国改革报告2011、2012、2013、2014、2015》)。《振兴中医药应从独立自主开始》等论文发表于《光明日报》。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此次阅兵,中国军队首次展示六代战机、激光防御系统等高科技装备,彰显国防硬实力。而李俊峰则从文化软实力层面传承、弘扬中医药的智慧。他于2006年发起、筹划、实施的《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代表人物标准肖像绘制工程(工笔彩色肖像画)》项目于2010年7月5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立项。在2014年4月9日召开的“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代表人物标准肖像绘制工程第一阶段工作结题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已经完工的标准像通过验收,可以作为中医药史代表人物的原型定格像、标准像。
该工程于2021年初全部完成,共计70幅画像,每幅画像高2米宽1米。成品已于2021年1月25日起在中国中医药报第8版中医文化以《中华民族名医像》专栏进行刊登,每周刊登1-2位人物,持续刊登一年之久,据《中国中医药报》介绍,如此大的篇幅和宣传规模是报社历史上第一次。中医药文化巨著——《中华民族名医像》于2025年出版发行。
2008年6月发起的公益论坛——中医影响世界论坛。自成立以来本着“传承、弘扬、发展中医药,为全人类健康服务”的宗旨,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和“贡献思想、分享智慧;贡献力量、发展中医”的原则,不断的邀请政府领导,中医药、西医药、哲学、艺术、国学、教育、文学、体育、戏剧、经济学、统计学、心理学、法律、环保等各界专家,华人代表,外国友人及各方媒体通过不定期的论坛形式,讨论中医药的发展,为中医药的发展出谋划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药协会、北京市中医药文史研究会、北京大学等多个单位的领导和学者对本论坛高度重视并多次亲自参加论坛。目前论坛已经举办了30次会议,均取得圆满成功,会议文献成果达400万余字。随着论坛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医影响世界论坛》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研讨医学、文化、健康领域的一块阵地。
2014年与北京大学合作举办北京大学国学国医班:以“国医十三经”为主导,旁通儒释道传统文化,以国医药防病、治病、健康长寿为主线,尝试体验传统文化精髓,系统学习中国传统的医学理论与哲学思想。该班邀请我国著名的国医药及儒学、佛学、道学与传统艺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亲自授课,讲授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传授国医药及健康的国医知识。该班由北京大学组织教学,学员完成学习并考核合格后,由北京大学统一颁发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加盖北大红印)。
由北京博爱堂、北京市中医药文史研究会发起的中医人讲述中医故事的活动2018年命名为《中医小事》,中医泰斗路志正担任名誉总顾问并为《中医小事》题字,中医史学泰斗李经纬、“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担任总顾问。《中医小事》以视频访谈、个人讲述的方式,从多方面挖掘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的丰富内涵,从多角度充分展现传统医学与当下每个普通人的密切关系。并与爱奇艺平台合作,创办《中医小事》专题栏目,所有影像作品通过爱奇艺平台与广大观众见面。
2025年5月,北京中医协会中医跨学科传承工作委员会中医跨学科传承班(公益班)开班,旨在培养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拥有多学科知识且掌握中医药技能技艺的真正热爱中医的新时代的中医药人才。三年制学习结束后,经主办单位考核合格的学员,可获得主办单位颁发的结业证书。
2025年,经中华慈善总会批准,发起“中华慈善总会名医走基层工程”项目,并设立项目办公室,组织开展系列健康医疗帮扶慈善活动。本项目将在中华慈善总会领导管理下,充分调动优质医疗资源,引导名医名院等优质资源下沉、上下联动,搭建名医下乡、村医进城、联合会诊等医疗服务体系。广泛发掘、凝聚、团结苍生大医和年轻医师,开展乡村医生医药知识培训,为基层建立实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水平的医疗卫生人才。为基层群众提供基本、安全、便捷、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为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做贡献,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健康根基。
北京博爱堂计划组织举办“中华民族名医故里寻根暨道地药材考察暨传播中医药学、中医药文化30年工程”,将花费20年以上时间对“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代表人物标准肖像绘制工程”中的70位名医故里(出生地、成名地、去世地等)进行深入地实地考察和探寻。感受名医故里的风土人情,争取在当地举办肖像绘制工程作品展,弘扬中医药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围绕中医药从多学科进行学术思想探讨和学习,顿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术思想,顿悟中医药文化学术思想,在参与实地考察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名医的伟大事迹、人格,达到醍醐醒脑,提升悟性的作用。考察道地药材的生长环境、炮制流程工艺,组织义诊活动,为当地居民解除疑难杂病病痛的同时帮助当地医师提高技能和文化水平。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此次受邀观礼国家盛典,不仅是对李俊峰个人贡献的肯定,更彰显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
观礼结束后,李俊峰表示:“现场感受振奋人心的大阅兵,让我心潮澎湃、无比自豪与激动。能够亲眼目睹人民军队的雄壮威武、见证国家的繁荣强盛,是终生难忘的荣耀时刻。这份荣耀将激励我继续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提醒:本文仅供读者参考学习, 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下一篇:没有了